
高台狮舞。

古戏台上表演。
《重庆日报农村版》9月25日第2版 狮舞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过春节的时候,各地几乎都有舞狮习俗。而忠县高台狮舞,则是一种在高台上表演的民间狮舞艺术。
据忠县高台狮舞传承人孙照云介绍,三汇镇金龙社区左家坪高台狮舞距今有150多年历史,主要出现在重大传统节日、祝寿、婚丧嫁娶、驱灾祈福、开业庆典和狮舞比赛等活动上,演出遍及全县各乡镇。
《忠县志》记载:狮舞表演是两人配合扮成狮子,一人双手执狮头,一人披狮被握狮尾,在大头和尚或孙悟空扮演者的挑逗下,随着激烈的锣鼓声,表演者模拟狮子的动作,做出有打羊角桩、鹞子翻叉、独狮过江、翻天印等动作套路,还通过“黄鹰展翅”“冲天倒立”等五十多个高难度动作的表演,达到惊险刺激的舞台的效果,同时也将忠县人的忠诚同心、勇敢顽强、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寓于高台舞狮风趣惊险的表演之中。
流传至今的忠县高台狮舞表演的高度极限是13米。搭台一般从底桌开始,每搭建一层,桌面的平整翘曲、桌腿的左右朝向都要经过掌墨师傅精细的调整和把墨,并在桌脚下垫上草纸防滑。
表演时,“狮子”伴着锣鼓点子,先绕场一周后,在和尚或孙悟空扮演者的引导下,时而左蹦右跳,时而摇头摆尾,时而扑地翻滚,时而腾空跃起,刚柔相济,惟妙惟肖。
平地表演完毕,“狮子”开始登台。在锣鼓的铿锵声里,“狮子”沿着搭建好的桌塔,且攀且舞盘旋到达台顶,或抖毛,或搔痒,或舔脚,或踢腿,文与武,刚与柔,庄与谐,力与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舞狮的高潮是“踩斗”:“狮子”站在方桌的四条腿上,四脚轮流交换位置,不断变换方位,步伐灵活,动作流畅,如在平地。表演中,高台摇晃,惊险迭出,有时根据需求还要在桌子顶层做出吐宝献瑞的表演。
如今,忠县高台狮舞仍然活跃在民间,如果想看最正宗的忠县高台狮舞,可以联系传承人孙照云,他现居忠州街道,常年从事忠县高台狮舞表演。
文/图 通讯员 阳琴 张茜井
寻访路线
重庆主城上沪渝高速—忠县下道—忠州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