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近日,一篇名为《我们欠学生真正的阅读课 一位中国教师在美国中学语文课堂的观察和思考》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有的老师对文章中的观点表示支持,也有的老师认为值得斟酌。不过,关于中小学阅读,老师们想说的还有很多。 初中以后读书变少了 在文章中,这名老师提到了几个关键词:读真实的书、完整的书,在阅读中重视批判和探索。 对此,天台岗小学花园校区老师张世力说,现在学校普遍都很重视阅读,“教科书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打开孩子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界。” 陈老师是渝中区的一位初中语文老师,为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他想了很多办法:设立班级图书角、设立班级读书日、开展读书主题班会等,但是收效并不显著。陈老师说,班上完整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不到十分之一。 学生们承认,他们并不喜欢老师推荐的课外书目和经典名著。他们喜欢的主要是些热门网络小说,男生喜欢玄幻小说、网游改编、武侠小说,女生则青睐言情小说、热门电视剧小说和漫画等。 初中生张元说:“作业多,还有很多的辅导班,我每天最多能看一个小时的小说,在睡觉前看。” 张元所在的学校规定了在校的阅读时间,但很多同学都是“看着书想着其他事,一看书就犯困,回到家基本上就不看了。” “孩子现在正在上高三,学习很紧张,回到家除了写作业就是睡觉了,根本没时间阅读。”李女士介绍,她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买过很多像《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之类的书,但自从上初中以后,除了教辅类的书外,就很少买了。 中国孩子缺少读整本的书 重庆晨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小学生家长更关注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中学生家长则更关注学生的成绩。 孙女士说,她每天晚上都会抽出半个小时和孩子一起阅读,包括阅读绘本、给孩子讲故事等。“通过亲子共读,不仅可以拉近亲子关系,还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的兴趣。” 而中学生家长黄辉则认为,孩子每天回家后和父母说的话都不多,要求孩子阅读难以实现。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语文高级教师徐铭莲认为,“在读整本的书、读真正的书方面,我们国家的孩子确实有所欠缺。” 学生阅读欠缺是由好多方面造成的,包括老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绝大部分家长看重的不是孩子健康成长,而是分数有多高。 另一方面,社会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也是能否考上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也很功利。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分数,更应该是成为一个正常人。”徐铭莲说,这些年,一些有见识的老师正在努力改变。 “最近,我让学生读现代诗、写现代诗,他们很享受。”徐铭莲说,正是因为有阅读的良好铺垫,孩子们的诗也写得很棒。 不过,徐铭莲也认为,完全不用教材也是不可取的另外一个极端,她并不赞成。她说,教材中也有很多好的篇章,对学生的阅读是有帮助的。 首席记者 林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