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7日,河南省郑州市,在河南省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简称郑州未管所)礼堂,未成年服刑人员小刚的母亲看到积极改造中他,留下悔恨眼泪。每个有问题的孩子,必定映射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和父母。当日,郑州未管所举行2017年第一场“‘3+1’教改模式”的延伸实践活动。近200位家长在省郑州未管所里,接受了正在服刑的孩子们最真诚的一次“道歉”:给父母洗脚,现场还有河南省司法厅老干部、爱心企业家、国学志愿者200人前来参加活动。下图为未成年服刑人员给父母洗脚: 何谓“3+1”?它是省郑州未管所在教育改造未成年犯工作中探索出的新模式。简而言之就是:监狱联合社会企业和爱心组织、服刑人员家属,三方合力共同教育改造未成年犯。3月25、26日,这些家长已经听了两天关于做人与德行的国学课,在郑州未管所特意为该所罪犯家属开设的“家长课堂”上,家长们现场聆听了由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张洪泉主讲的《德耀中华·生命智慧》系列国学讲座。 当看到孩子们背诵《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表演手语操、集体向家长鞠躬道歉的场面,深受触动的未成年服刑人员小林的母亲说,像很多父母一样,自己过去只知道一味的放纵、娇惯孩子,养成了他是非不分、骄横跋扈的性格,以至于孩子误入歧途、最终害人害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许多。当天上午,冒着纷飞的小雨,在“家长课堂”中收获良多的父母们再次走进了郑州未管所的大门。下图为2017年03月27日,河南省郑州市,未成年服刑人员作完改造感受给母亲跪下忏悔: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许多孩子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郑州未管所党委****、所长晋国营说,“家长课堂”的目的是为了向服刑人员家属们传授管理教育孩子的经验,同时为他们补上国学教育这一堂课,形成父母与孩子间的良性互动。为了给这些大部分是外地赶来的服刑人员家属们提供方便,活动承办单位还为他们提供了全程免费食宿。 据介绍,从2015年起,郑州未管所千方百计联系企业,邀请他们真正了解这些改过自新的孩子,如今,已经有不少孩子通过这种途径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就业后,郑州未管所还会持续跟踪,了解孩子们的工作情况和困难,直到他们真正重新融入社会。晋国营表示,下一步要促使服刑人员父母改变自己,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重新接纳孩子。下图为2017年03月27日,河南省郑州市,双胞胎未成年服刑人员和母亲拥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