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忠明

翻炒、研磨、加糖、称重……7月21日,适逢马灌场赶集,张建荣显得有点忙碌。
这是他处理的又一笔交易,一个消费者网购的1.5公斤豆砂料。
经过半年的努力,张建荣成功完成了621个单子,将自家的农产品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顺应市场,实体店转网店
“网络功能强大,现在的销售方向主要是网络。”对于网络,张建荣的认识站位很高。
张建荣今年47岁,忠县马灌镇白高村十组村民。
20岁时,张建荣便和农村大多数村民一样,外出务工。2000年,张建荣返回马灌镇开始自主创业。
起初是加工皮鞋,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张建荣瞄准商机开始做农机销售服务。
“后来,农业机械逐渐饱和,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实体店生意日渐下落。”张建荣说。
2015年10月27日,在县商务局及马灌镇zf的努力下,张建荣位于白高村的淘宝服务店开张了。
每天两单,农产品全国飞
农民重生产,轻销售,致使农产品销售难,尤其是将农产品从网络上销售更难。
张建荣给自己注册了一个“大地飞歌”的旺旺号,下定决心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2016年,张建荣开始尝试网络销售。
他的母亲喂养了两头生猪,完全是用粮食喂的,不加任何饲料,生态环保、味道纯正。
张建荣将猪肉切成约半斤重的小块,用柏树枝、花生壳、锯沫面、柑橘壳熏制,制作出的腊肉色泽黄亮,肥肉肥而不腻。
张建荣将价格定位在71.6元每公斤。“投放网上立即得到消费者认可,非常畅销。”张建荣说,“这个逢时,多数家庭都要买肉过年、制香肠。”
仅去年12月份,两头猪共销售了150公斤,收入1万余元。
“从销售情况来看,产品全国各地都有,广东方向较多。”张建荣说,大多数人想念家乡,他做的味道很受四川、重庆一带人欢迎。
腊肉销售让张建荣找到了发展方向。随后,张建荣立即将时令蔬菜——豌豆尖投放网上,定价23.8元每公斤,同样得到很多消费者喜爱。
从去年12月至今年7月,张建荣共销售农产品621笔,平均每天约两笔订单。
带动村民生产“网货”
现在,张建荣的网货中还包括豆砂(做夹砂肉扣碗的食材)、农家干咸菜、蒜头、芋头丝、葛粉等。
随着销售量的不断增大,张建荣自家生产的农产品已不够销售。今年初,他与本小组的5户农家订单养殖了5头生猪,要求农户不喂饲料,只用粮食喂养,然后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再按照农村方法进行熏制。
此外,张建荣还动员其他村民种植绿豆、豌豆等农作物,再通过网络销售。
“农产品销售有广阔的市场,关键要有特色、有卖点。”张建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