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9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国家政策好,我们要努力” ——王应海的脱贫信心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12-1 1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国家政策好,我们要努力”——王应海的脱贫信心2017-12-01 10:01[url=]扫描到手持设备[/url]
字号:




王应海放羊

记者 牟樱杰

“靠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这是汝溪镇马河村二组村民王应海常挂在嘴边的话。

王应海家有四口人,2015年以前,全家人都挤在一间破旧的小危房里,交通也极为不便,妻子需长年吃药治疗肺病。2002年,王应海唯一的儿子王红成在深圳市龙岗区遭遇车祸,肇事司机逃逸;同年,王红成的妻子生下孩子后,不堪压力离婚出走,整个家庭陷入困境。

当年,王应海在深圳市龙岗区和忠县之间来回奔波寻找肇事司机,无果而归。之后的几年,家里因病致贫,夫妻俩带着孙子,四处筹钱为儿子做手术和后期治疗。

“现在都不敢想象那两年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整夜整夜地睡不着。”王应海说,欠下一大笔债总算是救回了儿子的命,但王红成的脑部因遭受巨大撞击,造成脑袋外部一侧凹陷且脑内组织坏死,成了一个智力障碍者,说不清楚话也走不好路,连吃饭都很费力。

王应海说:“不管zf怎么帮助,如果自己不劳动,怎么都富不起来。我们也不能坐等领导来送米、送油,米、油都有吃完的一天,不做事就只有穷一辈子。”

为了照顾家里的一切,王应海只好放弃外出务工还债的想法。既然决定留在农村,该干点什么成了王应海面临的首要难题。“像往年一样继续种地,一年下来的收入可能都不够家里的开支,肯定不能脱贫致富。”左思右想后,王应海为自己谋定了养殖脱贫的道路。

一方面,王应海将自家的十余亩地采用间作套种的模式种植,保证一年四季都有收成,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稻谷、蔬菜、水果等一应俱全;另一方面,他买回几头小猪崽,喂到过年出栏,也能为入不敷出的家里增加一笔收入。每逢汝溪镇赶集,王应海就背着自己种的农作物到集市上卖,13公里路程,他在凌晨就得出发。

儿子病情稳定后,王应海就到周边村镇的建筑工地做小工,隔三差五就可以回家一趟。在周边的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需要人打工的时候,王应海也会抓住任何一个就近打工的机会。

2015年,在zf的帮助下,王应海家顺利申请到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搬进了两层砖房,楼上是三室一厅的住房,楼下堆放杂物、喂养牲畜。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勤劳能干的王应海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2016年,时任汝溪镇党委****的欧应群为王应海家送去一头牛。同年,重庆市农委畜牧科学院第四党支部又为王应海家里送去两只羊,而且有一只种羊。王应海便在家里建了羊圈和牛圈,每天按时喂养牛羊,自繁自养养到了6只羊、3头牛的规模。“我打算今年卖掉两只羊,多买点猪崽儿和羊崽儿喂。”王应海开心地说。

“国家的扶持政策好,那我们就要努力干,积极谋生路,早点过上好日子。”王应海说,既种植又养殖的生活,让他每天都很忙碌,但心里很踏实。现在,王应海积攒了经验,准备建一个小型养殖场,种养结合,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