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过去,我们这个城市的管理者,缺乏对这个城市的精细化经营与管理能力。【我说的是过去,至于现在,我不好说】为什么这样说,举几个大部分人都认可的例子:
1. 城市卫生问题:公认的弱项,传统IT聚集地--石桥铺,传统科教文卫大区--沙坪坝区,大家都懂的;
2. 城市管理问题:地摊遍地、随处烧烤炊烟袅袅;各大商圈、各大小区门口,一大堆三轮摩托,还是无牌三轮;
3. 宣传:本论坛公认的,我们的宣传口是不给力的;
同理,我认为重庆科技业不行,与上述问题雷同,原因是中下层管理人员没有经营这座城市的细心和决心。
1. 很多业内小有名气的中型IT公司,这种企业,我的感觉(仅仅是感觉),我们的zf招商部门就没有关注过。比如我所知道的(亚信安全、启明星辰、诺基亚贝尔),这些中型企业,到了成都,成都zf都会赠送一栋楼给他,这种类型的公司,可能不能给当地创造多少GDP,但是他创造的就业机会还是中等偏上的水平的。
2. 成都针对天府新区进行房地产限购,限购条件:要么在该区有户口,要么在当地缴纳社保,或者是引进的高素质人才。目的之一就是划设人口素质下限,人家就是大张旗鼓的欢迎高端人才进入,不欢迎低端人口进入,这样对于真正有本事的人来说,是有吸引力的。由此可见当地zf的良苦用心。
3. 随着协同办公的发展,以及北上广深生活成本的增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西部设立分支机构,把一些活儿拿到这边来做,也有一些海归人士、沿海大企业高管,辞职回乡创业,但是毫无疑问,这些人更倾向于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更加便捷的城市。
4. 过去几年,zf重心放在大型制造业的招商上面,只顾着刷GDP了,就像我们的城市一样,光忙着修一堆又高又密的水泥深林去了,没顾得着对中小型创新性企业的招商,以及对城市环境的治理,而中层管理者也不作为。
5. 过去几年,我们的高教,没有受到该有的重视。
总之,如果说过去重庆是在做“量”的话,现在是时候从“质”的问题上下下功夫了。但愿现任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在科教文卫上多下下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