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0日
比亚迪和华为发布“云轨”无人驾驶系统,首条线路在银川通车
比亚迪云轨可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 环球网 图
每天清晨,列车自动“清醒”,在完成牵引、制动等多项检测后,开始在轨道上自动运行……这并不是电影中的情节,1月10日,比亚迪和华为公司在宁夏银川市联合发布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轨”无人驾驶系统,首条搭载这一系统的“云轨”线路也在银川通车运行。 “云轨”是一种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采用跨座式单轨技术,可应用于中、小城市的骨干线和大中城市的加密线等。2017年8月31日,我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的“云轨”项目在银川正式通车。 此次“云轨”实现了全自动无人驾驶运行,并具有无人驾驶列车间自动保持安全车距、断电无人驾驶、自动诊断、休眠唤醒、客流实时监测、人脸识别等多种功能。 在银川市花博园,一列无人驾驶的“云轨”列车在离地4米高的轨道上平稳行进,记者在车厢里看到,车上没有设置驾驶舱,也没有司乘人员,与车厢相通的车头部位成了观景台。到站时,列车精准地停在站台上,报站、开门均自动完成。 据比亚迪“云轨”无人驾驶系统总工程师王发平介绍,此次发布的“云轨”无人驾驶系统除了采用比亚迪的控制技术及定位技术外,还采用了华为的4.5G轨道交通无线专网技术,不仅让以往需要多个网络承载的数据、语音、视频等各类信息实现一网传输和存储,还具有高可靠性、抗干扰性强的优势,让轨道交通运行更加可靠。搭载无人驾驶系统的银川“云轨”将于2018年第二季度投入商业化试运营。 (原标题:比亚迪、华为联合发布“云轨”无人驾驶系统) 靳赫、陈宇轩/新华社
云轨是比亚迪旗下轨道交通产业跨座式单轨子品牌,历时5年、耗资30亿、1000多名工程师打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掌握全产业核心技术,包括轨道驱动、电机(永磁轮边直驱)、电控、车身(轻型铝制)、底盘、转向架、轨道梁等等,单向运能每小时1-3万人。 同时,云轨还搭载了比亚迪的铁电池技术,即使车辆断电也能通过储能电池连续行驶3公里以上。
银川云轨花博园段则是云轨的第一个商业化项目,单根轨道组成环线,总长5.67公里,设置车站8座,采用7列云轨列车,每列3节车厢编组,每节车厢最大载客量160-180人。 据了解,比亚迪云轨的造价只有地铁的1/5,建设工期则只有1/3,却能带来高铁的感觉。
除了银川,比亚迪云轨还已经和汕头、深圳、蚌埠、桂林等十多个城市签约,并在2017年8月22瑞与菲律宾伊洛伊洛市签约,拿下云轨首个海外项目。 云轨的本名叫“跨座式单轨列车”单根轨道来支撑、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类似于空中小火车
图片来自快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