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经常看到地铁的官方微博会公布上一日的客运量或者某个阶段的日均客运量,但这个客运量是如何得出又意味着什么?公布有600万客流量是否代表有600万个人乘坐了地铁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地铁客流量的计算。
1常见的客流统计
日常地铁的客流统计,一般统计三个数据:进站客流、出站客流、换乘客流。而有这三个数据累加统计的有三个量:客运量、集散量、乘降量,统计周期一般多以日为单位。
一般地铁对外发布的客运量是进站客流与换乘客流之和得出,不再累加出站客流;而集散量则为进站客流加出站客流,乘降量为进站客流、出站客流、换乘客流的总合。
2车站、线路、线网的日客运量计算
1)非换乘站日客运量
即本站的日进站客流总数,车站的日进站客流包括闸机进站数加上边门进站数,一般由于边门进站数一般较少,现在的各个地铁一般不再累加此项数据,直接采用SC系统内的日进闸机验票次数作为进站客流,该数据即为该非换乘站的日客运量。
2)换乘客流
乘客在整个坐车的过程中换乘的次数都计入换乘客流。至于换乘客流,假设某站为A线与B线换乘站,则该站的换乘客流由两部分组成,A线换B线客流加B线换A线客流,三线换乘站同理。值得注意的是此换乘客流的计算只统计站内换乘,及无障碍换乘;出站后的有障碍换乘不计入换客流。
关于换乘客流的计算:
换乘客流的计算不像进站客流那样,由机器数据直接得出,换乘客流都有计算模型的,最开始使用的有最短路径法、最少换乘次数法。
3)换乘站日客运量
假设某站为A线与B线换乘站,则该站的客运量为A线所辖日进站客流总数加B线所辖日进站客流总数再加换乘客流。
一般换乘站包括AFC、信号等各类设备都分线路进行管辖。例如广州地铁客村站作为三、八号线的换乘站,其A/D、B/C口下来的进站客流多数通过的是八号线的进闸机计为八号线的客流,每日约6万左右;而北端站厅中部羊城通客服中心位置对应的四台进闸机客流才计为三号线客流,每日仅有几百人左右,所以目前三号线的实际客运量要比公布的客运量多好几万。
4)单线日客运量
一条线路的日客运量等于线路所辖车站的总进站客流加上所有邻线换乘本线总换乘客流。
例如要广州地铁1号线的客运量就等于1号线16个车站的进站客运量加上7个换乘站内其他线路换乘1号线的客运量。
5)线网总客运量
即每日地铁官方微博发布的客运量,即为线网所辖所有线路客运量的总合,由线网所有进站客流量与换乘量的总合计算得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