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本帖最后由 细无声123 于 2024-2-29 12:42 编辑
开埠后重庆对成*都历史地位是碾压式的。由于我们那个年代学《四川地方史》,矮化重庆的地位,直辖后,重庆文宣系统对重庆的历史地位一直讳莫如深,导致现在很多重庆人,对自己在西南、在全国的历史地位非常不了解,甚至在cd面前无法抬头挺胸。
一、开埠前(重庆是cd的弟弟) 重庆的出口已经超半壁江山,达59 3%。 重庆是府,与cd平级,但cd是省府驻地,可以说是重庆是cd的弟弟。 二、开埠(重庆是cd的叔叔或者大哥) 清光绪十六年(1890)三月三十一日,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为商埠。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附近设立。 1895年,清****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根据当年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日称为《日清媾和条约》)中规定,重庆成为中国第一批向日本开放的内陆通商口岸。 1896年,法国、日本、美国分别在重庆设立总领事馆。 1901年,日本在今南岸区王家沱设立了日本租界。同年,法国在今南岸区弹子石附近先后建立了水师码头和兵营。 1902年,沙俄在今渝中区枇杷山上建立了俄罗斯公馆。 1904年,德国在重庆设立领事馆。 重庆成为西部开放桥头堡。 工业经济方面: 重庆火柴业、棉织业等迅速发展。 1908年,重庆巴县人石青阳采用日本进口蒸汽缫丝机在南岸界石乡创办蜀眉丝厂,它是渝川地区第一家采用蒸汽机缫丝的工厂。 1891年重庆出现近代西南地区第一家民营工厂——森昌洋火公司,开西南风气之先。 1906年,何鹿蒿携带从日本购置的机床、模具、化工原料和技术回国,在重庆创办鹿蒿玻璃厂。鹿蒿玻璃厂生产的玻璃曾于1911年参加巴拿马赛会并获得金奖,这是重庆工业制品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大奖。 到抗战胜利前夕,重庆有工矿企业1690家、资本总额达272.6亿元,职工10.6万人。分别占国统区工厂总数、资本总额、工厂总数的28.3%、32.1%、26.9%。 ****方面:蜀军****多次设在重庆,重庆是cd的叔叔或者哥哥。 三、抗战时期(重庆是cd的爷爷) 1937年11月,中华民国****颁布《国民****移驻重庆宣言》,定重庆为战时首都;11月16日,国民********林森,遵循迁都大计,交代属下的文官、参军两处干员,清点好中华民国印信旗幡等重要器物,连夜登船,先离南京而首途重庆;12月1日正式于重庆办公,16日日军攻破南京。在成为“战时首都”之后,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舞台,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以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英雄之城”、“不屈之城”。 四、解放后 (一)西南大区时期(重庆是cd的爷爷)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随后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为西南大区代管的****直辖市,而当时西南大区驻地亦设在重庆。[1] 1954年7月,西南大区、北碚市并入重庆,重庆直辖市被撤销,重庆从直辖市降为副省级市,重庆与四川合并。 (二)计划单列时期(重庆市cd的叔叔,因为具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1.第一次计划单列。1954年,****定撤销大区行政机构、合并省市,重庆被并人四川建制,成为省辖市鉴于重庆经济、****上的特殊地位,****对重庆实行了国家计划单体制。1958年,计划单列取消,归口四川。 2.第二次计划单列。1964年,为适应国民经调整的需要,****强调经济管理要集中,国家又对重庆等7个全国要中心城市进行直接管理,到1967年“文革”中又被取消。 3.第三次计划单列。1983年,重庆在改革开放后,作为全国第一个计划单列市。 (三)非计划单列期间(重庆是cd的弟弟),20年左右时间。 (四)1997年后,重庆直辖。(重庆是cd的伯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