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山歌好比春江水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6-29 12:59
标题: 山歌好比春江水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25-6-29 16:38 编辑

1、山歌是民歌的一种,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国风》部分即是从各地搜集的民歌而成,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山歌。
就其内容来看,如同冯梦龙指出的那样山歌是“民间性情之响”,“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
2、山歌这种歌唱形式也广泛的存在于巴山渝水之间,甚至重庆人还“以(山)歌为乐”命名歌乐山——“以歌为乐的山”。由此也可以看出重庆的山歌历史悠久。
3、有人说山歌不能登上大雅之堂,这是不对的。革命歌曲《东方红》就是陕北黄土高坡的山歌。这首山歌不仅仅在地球上唱,还因为简洁的曲调随着中国的第一颗卫星唱响于宇宙之间。
台湾高山族的老人祝酒歌的元素被用于亚特兰大奥运会主题歌也是佳话。
4、山歌这种直抒胸臆的特征也能在国外的各种音乐形式里找到。比如现代流行的摇滚乐,尤其是摇滚乐中的朋克。这个流派目前的规模还不小。
5、简单的说,山歌这种歌曲形式的特征也透露出人类文明的共通底色。
6、有人因为“山歌”带有“山”所以远香近臭的认为“山歌”土。这更是无稽之谈。正因为多山,所以欧洲的城堡遍布;反证了山在欧洲军事和历史的地位。推而广之,山的军事和战略地位在世界各地均能发现,如日本大阪——天守阁就在山上,更如中国重庆。
所以我们歌颂山,也是用艺术形式展现重庆的历史美、战略美;就像英国民谣诞生于英伦的各个山进而催生了英伦摇滚一样。


作者: LHR13    时间: 2025-6-29 14:46
很好。
论坛里的林版主、国性爷之流,就像老鼠屎,文化不高、思想偏激、又不学习、实在让人厌恶。。。。。
作者: 五宝老腊肉    时间: 2025-6-29 16:29
洛山鸡、旧金山、釜山都必须改名,还有那个什么新加坡、吉隆坡,和九龙坡啥子亲戚关系?国内要改名字的更多了:唐山市、鞍山市、双鸭山市、平顶山市、石嘴山市、马鞍山市、黄山市、中山市、眉山市、佛山市、乐山市、白山市、舟山市、凉山州、 保山市 、文山州,都必须改名字。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6-29 16:41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25-6-29 16:48 编辑
五宝老腊肉 发表于 2025-6-29 16:29
洛山鸡、旧金山、釜山都必须改名,还有那个什么新加坡、吉隆坡,和九龙坡啥子亲戚关系?国内要改名字的更多 ...

北京旧称燕京,就是因为燕山而得名。

作者: 五宝老腊肉    时间: 2025-6-29 16:46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6-29 16:41
北京的称燕京,就是因为燕山而得名。

错,燕山、燕京得名,是因为都在古燕国范围内。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6-29 16:49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25-6-29 16:59 编辑
五宝老腊肉 发表于 2025-6-29 16:46
错,燕山、燕京得名,是因为都在古燕国范围内。

燕国就是因为燕山;燕山在北京的北面连绵不绝可以阻绝北方游牧民族侵扰,顺带也证明了山的军事地位。

作者: 万家灯火7    时间: 2025-6-29 16:58
有传唱度,就说明是成功的。艺术的形式千千万万种。刀郎这首歌曲很好,不仅仅是重庆各文旅在发,全国的文旅都在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个别分子过于极端和偏激。是要不得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 11:28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25-7-1 12:10 编辑

7、木洞山歌作为国家非遗文化产物,也说明了山歌在重庆历史悠久。既然前面说了“山歌是世界的”那么也可以增加一些世界通用的元素而声名远播。
以《一年四季都是歌》为例,个人理解,可以在开头增加一段钢琴独奏,像南拳妈妈的《破晓》,然后再用一声嘹亮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拉开全剧。又可以在渝江号子这段增加说唱rap就像重庆著名音乐人润土的《新川江号子》一样。又比如在夏天和秋天转场的中间增加交响乐演奏,就像苏打绿《陪我歌唱》中《是我的海》演绎的一样——仅这个版本有现场交响乐。
当然,也可以上述西洋乐器的演奏也可以改为民族乐器演奏,甚至和民族乐团合作。
8、非遗除了工艺也有音乐,那么能不能以“山歌”为媒搞一个音乐节(季)呢?
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个人建议选择9月底到10月中旬。这个时间段有国庆黄金周,而且有丰收节等主题可以发挥。
9、子活动之一可以有革命山歌,比如歌乐山烈士陵园广场,诸如前面的《东方红》,《红梅赞》唱的红岩也是一座山上,虽然不怎么像山歌。应该能选出不少。而且也和国庆庆祝的主题相关——客观的说重庆的国庆红色主题活动比较少,节庆主题不鲜明。如果能有这个活动,也算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而且山歌本身也自带爱国主义内容。
10、另外一个时间节点可以重点放在丰收节。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戏剧学导论》(顾春芳)论述,戏剧最初是模仿农业劳动的歌舞,再现农耕生活的图景。所以,山歌节(季)也可以和丰收节暗合。
这样,按照7的优化,可以把《一年四季都是歌》作为开场表演奉献给世人。
选择丰收节还有一个意义,可以结合山歌和丰收节搞农文旅。所以,主会场可以放在木洞,然后把各种农产品拿出来展示。
某种角度上,因为山歌和丰收节结合也容易引起媒体关注,说不定还能上专题报道进而促进旅游消费。
11、山歌在世界各地以另外的名字和形式存在,那么能不能引进一些世界各地的山歌民谣歌手来渝开开演唱会呢?不一定规模很大,比如西流坨那个舞台就可以,吸引三五百人观众观看即可。所以并不需要什么霉霉这类级别的外国艺人。
或者再进一步,美国封杀逗音的时候很多外国艺人在小红书上出现,不乏民谣类歌手。那么能不能邀请这些歌手到重庆演唱然后结合互联网直播?甚至舞台放在街头或者小广场或者公园公开(免费)演出。
这样可以把民歌节(季)做成一个新的旅游体验,也算增加都市旅游节的文化新内涵。
12、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往往又和当地的农产品相关,那么能不能在这种小型户外演唱会增加该国的农产品试吃和工艺手工品展示呢?
更进一步,可以联合外事办邀请各国零食馆协助举办山歌节(季),这本身也是重庆服务国家外事承办地的体现。
多说一句,很多国家经营农产品的公司或者集团都不小农产品要涉及物流、生物以及化工,比如泰国证大,日本碗红,英国英连等等——可以结合前面的零食馆邀请——或者由这些国家经营农产品的公司和集团赞助演出?
进博会本身就有很多农产品展示的环节,如果重庆能举办这种山歌节(季)的话,则相当于把进博会搬进了重庆,并以重庆的山水为幕举办属于重庆人自己的进博会了。
那么能不能以山歌和丰收节为媒增加招商的功能呢?比如这些集团公司在重庆设立代表处或者分公司然后以陆海通道销售产品呢?或者设立工厂呢?毕竟现代农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刀耕火种了,背后涉及的领域有物流、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甚至金融(农产品属于大宗物资而且有垫资现象必然有银行贷款还有风险管理)。所以可以招商的领域也不小,而且物流、生物工程、医药和精细化工(很多药品成分最初发现于农产品而且还从农产品提炼)、金融都是重庆想升级的。
13、顺带一提,我以为这种活动本来应该放在艺术湾的,即利用艺术湾的场地发展会展经济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